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修订间差异

坐标39°54′12″N 116°23′30″E / 39.90333°N 116.39167°E / 39.90333; 116.3916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除或更換文件 可视化编辑 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19个用户的3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about|1949年10月1日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儀式|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典”|开国典|董希文創作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89年拍攝的一部電影|开国大典 (电影)}}
{{Redirect|开国典|[[董希文]]創作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攝的電影|开国大典 (电影)}}
{{noteTA
{{noteTA
|G1 = PP
|G1 = PP
第5行: 第5行:
|2 = zh-cn:蒋介石; zh-hk:蔣介石; zh-tw:蔣中正
|2 = zh-cn:蒋介石; zh-hk:蔣介石; zh-tw:蔣中正
}}
}}
{{Infobox recurring event
{{Infobox event
|name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 title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 image = Mao Proclaiming New China.JPG
|Event_Name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br>成立典禮
| image_size = 300px
|image = [[File:PRCFounding.jpg|300px|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imagename = 毛泽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人民共和成立
| image_alt = 毛泽西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caption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Leader =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
| native_name =
|Date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距今{{age in years and days|1949|10|1|age=no}})
| native_name_lang =
|country = {{PRC}}
| chinese_name =
|Location = [[北京]][[天安门广场]]
| time = [[北京时间]]下午3时43分32秒
| duration =
| date = {{Start date and age|1949|10|1}}<!-- {{start date|YYYY|MM|DD}} or {{start and end dates|YYYY|MM|DD|YYYY|MM|DD}} -->
| venue =
| location = {{PRC}}[[北京]][[天安门广场]]
| coordinates = {{Coord|39|54|12|N|116|23|30|E|scale:200000|display=inline,title}}
| also_known_as = 开国大典
| type =
| theme =
| cause =
| first_reporter =
| budget =
| patron = <!-- or |patrons= -->
| organisers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
| filmed_by =
| participants = {{plainlist|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662人)
* 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43人)
* 群众代表(约30万人)
}}
}}
| outcome =
[[File:China, Mao (2) color.jpg|right|250px|thumb|时任中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casualties1 =
[[File:Kaiguodadian.jpg|right|250px|thumb|开国大典盛况]]
| casualties2 =
<!-- 注释:[[File:开国大典 复制品.jpg|right|250px|thumb|关于[[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的油画]] -->
| casualties3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或稱'''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市|北京]](前稱[[北平市|北平]])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此後定10月1日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国庆节]]<ref>{{Cite book|title=影响中国的重大事件 第4册 :Impact of major evets in China|last=陈君慧编著|first=|publisher=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year=2013.01|isbn=978-7-5534-1277-1|location=|pages=741-744}}</ref>。
| reported deaths =
| reported injuries =
| reported missing =
| reported property damage =
| burial =
| inquiries =
| inquest =
| coroner =
| arrests =
| suspects =
| accused =
| convicted =
| charges =
| trial =
| verdict =
| convictions =
| sentence =
| publication_bans =
| litigation =
| awards =
| url =
| blank_label = <!-- or |blank_data= -->
| blank1_label = <!-- or |blank1_data= -->
| blank2_label = <!-- or |blank2_data= -->
| website = <!-- {{URL|example.com}} -->
| notes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或稱'''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市|北京]](前稱[[北平市|北平]])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此後定10月1日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国庆节]]<ref>{{Cite book|title=影响中国的重大事件 第4册 :Impact of major evets in China|last=陈君慧编著|first=|publisher=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year=2013.01|isbn=978-7-5534-1277-1|location=|pages=741-744}}</ref>。

仪式于当地时间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主持仪式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与[[中華民國政府]]維持[[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并没有派代表出席这次仪式。唯一的外宾观礼团为9月30日刚到的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康斯坦丁·西蒙诺夫]]为首的43人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ref>{{Cite book|title=第三党历史 第2版|last=王夫玉编著|first=|publishe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year=2016.06|isbn=978-7-5641-6394-5|location=|pages=283}}</ref><ref>{{Cite book|title=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last=向继东编选|first=|publisher=广州:[[花城出版社]]|year=2010.01|isbn=978-7-5360-5885-9|location=|pages=167}}</ref>。

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等约三十万人。


== 历史背景 ==
== 历史背景 ==
{{更多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建国简史}}
{{Main|开国盛典}}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隨着國際形勢變化,特別是[[冷戰]]局面開始,[[國共合作]]局面也結束;掌握政權之[[中國國民黨]]憑藉[[國]]之援助發動與[[中国共产党]]內戰,但是由於缺少民眾尤其是農民支持而遭到徹底失敗<ref name=東>{{cite book |editors=《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 |year=2005 |title=《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三聯書店(香港)]] |isbn=962-04-2496-4 |edition=香港第一版 }}</ref>{{rp|182}}。中国的[[第二次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控制了大部分的[[中国大陆]]的[[领土]]。中國國民黨領袖[[蔣介石]]率部退到[[臺灣|台灣島]],[[毛澤東]]領導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ref name=東/>{{rp|182}}。9月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與社會各界人士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国家名称不同于[[中華民國]]的“[[新舊中國|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隨着國際形勢變化,特別是[[冷戰]]局面開始,[[國共合作]]局面也結束[[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發動[[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掌握[[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國民黨]]爆發[[國共內戰|內戰]],但是後者由於缺少民眾尤其是農民支持而失敗<ref name=東>{{cite book |editors=《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 |year=2005 |title=《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三聯書店(香港)]] |isbn=962-04-2496-4 |edition=香港第一版 }}</ref>{{rp|182}}。中国的[[第二次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控制了大部分的[[中国大陆]]的[[领土]]。[[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率部退到[[臺灣|台灣島]],[[毛澤東]]領導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ref name=東/>{{rp|182}}。9月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與社會各界人士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国家名称不同于[[中華民國]]的“[[新舊中國|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9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ref>{{Cite book|title=中国红色报刊图史|last=张挺,王海勇编|first=|publisher=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year=2011.06|isbn=978-7-80767-416-0|location=|pages=493}}</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民主党派大事概述|last=[[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first=|publisher=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year=|isbn=|location=|pages=217}}</ref>
9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ref>{{Cite book|title=中国红色报刊图史|last=张挺,王海勇编|first=|publisher=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year=2011.06|isbn=978-7-80767-416-0|location=|pages=493}}</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民主党派大事概述|last=[[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first=|publisher=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year=|isbn=|location=|pages=217}}</ref>


== 前期准备 ==
== 前期准备 ==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會議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為政府施方針<ref name=毛三>{{cite book |editors=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title=《[[毛澤東傳]](第四卷)》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中和出版 |year=2011 |edition=香港第一版 |ISBN=978-988-15116-8-3 }}</ref>{{rp|9}}。按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就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就职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恩来]]就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部长,[[朱德]]就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總司令|总司令]]。隨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体委员,分別乘車駛向[[天安门]]<ref name=毛三/>{{rp|9}}。當毛泽东出現在主席台時,[[天安门广场|天安門廣场]]上30萬群眾立即歡呼<ref name=毛三/>{{rp|11}}。下午2点55分,仪式正式开始<ref>{{Cite book|title=中国共产党图史 中 全3册|last=[[郭德宏]]主编|first=|publisher=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year=2012.04|isbn=7-5440-5382-2|location=|pages=2-3}}</ref><ref>{{Cite book|title=新中国60年大事本末|last=龙眠,文华著|first=|publisher=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year=2009.09|isbn=978-7-220-07946-7|location=|pages=9}}</ref>。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會議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為政府施方針<ref name=毛三>{{cite book |editors=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title=《[[毛澤東傳]](第四卷)》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中和出版 |year=2011 |edition=香港第一版 |ISBN=978-988-15116-8-3 }}</ref>{{rp|9}}。按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就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就职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恩来]]就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部长,[[朱德]]就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總司令|总司令]]。隨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体委员,分別乘車駛向[[天安门]]<ref name=毛三/>{{rp|9}}。當毛泽东出現在主席台時,[[天安門廣场]]上30萬群眾立即歡呼<ref name=毛三/>{{rp|11}}。下午2点55分,仪式正式开始<ref>{{Cite book|title=中国共产党图史 中 全3册|last=[[郭德宏]]主编|first=|publisher=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year=2012.04|isbn=7-5440-5382-2|location=|pages=2-3}}</ref><ref>{{Cite book|title=新中国60年大事本末|last=龙眠,文华著|first=|publisher=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year=2009.09|isbn=978-7-220-07946-7|location=|pages=9}}</ref>。

== 仪式时间与地点 ==
{{Multiple image
|align=right
|direction = horizontal
|width = 240
|image1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jpg
|caption1 =[[集美区|集美解放紀念碑]]「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浮雕]]。
|image2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jpg
|caption2 =集美解放紀念碑「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德|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浮雕。
}}
仪式于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 參加人员 ==
主持仪式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与[[中華民國政府]]維持[[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并没有派代表出席这次仪式。唯一的外宾观礼团为9月30日刚到的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康斯坦丁·西蒙诺夫]]为首的43人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ref>{{Cite book|title=第三党历史 第2版|last=王夫玉编著|first=|publishe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year=2016.06|isbn=978-7-5641-6394-5|location=|pages=283}}</ref><ref>{{Cite book|title=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last=向继东编选|first=|publisher=广州:[[花城出版社]]|year=2010.01|isbn=978-7-5360-5885-9|location=|pages=167}}</ref>。

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等约三十万人。


== 仪式过程 ==
== 仪式过程 ==
[[File:The first flag of China.jpg|缩略图|毛泽东按下电钮,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背后为长安左门(现已被拆除)。]]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們為表達對獨立新生國家之喜愛,稱其為「[[新舊中國|新中國]]」;首都設在北京,[[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務院總理]]是[[周恩來]]<ref name=東/>{{rp|182}}。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們為表達對獨立新生國家之喜愛,稱其為「[[新舊中國|新中國]]」;首都設在北京,[[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ref name=東/>{{rp|182}}。


=== 仪式开始 ===
=== 仪式开始 ===
第53行: 第89行:


=== 仪式高潮 ===
=== 仪式高潮 ===
[[File:开国大典喇叭.jpg|thumb|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使用的[[喇叭]],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
毛泽东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ref name=毛三/>{{rp|11}}
毛泽东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ref name=毛三/>{{rp|11}}


第59行: 第94行:


=== 升旗仪式 ===
=== 升旗仪式 ===
接著,毛澤東按動電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升起,全場肅立;廣場上54門禮炮齊鸣28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28年奮鬥歷程<ref name=毛三/>{{rp|11}}。此前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定为国旗的五星红旗的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升起。广场上响起欢呼声,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File:The first flag of China.jpg|缩略图|毛泽东按下电钮,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背后为长安左门(现已被拆除)。]]
接著,毛澤東按動電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升起,全場肅立;廣場上54門禮炮齊鸣28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28年奮鬥歷程<ref name=毛三/>{{rp|11}}。此前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定为国旗的五星红旗的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升起。广场上响起欢呼声,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升旗結束後,毛泽东宣读《[[s: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項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係。」<ref name=毛三/>{{rp|13}}


升旗結束後,毛泽东宣读《[[s: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ref name="毛三" />{{rp|13}},公告全文内容如下<ref>{{Cite web|title=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开国公告》有两个版本【2】--党史频道-人民网|ur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1227/c85037-23960667-2.html|access-date=2023-03-12|website=dangshi.people.com.cn|archive-date=2023-03-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312203930/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1227/c85037-23960667-2.html|dead-url=no}}</ref>:
{{Wikisourceshas|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Quotation|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沬若.张云逸、邓小平、高来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谭平山、张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再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br>{{right|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br>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 阅兵式与游行 ==
== 阅兵式与游行 ==
[[File:Kaiguodadian.jpg|right|250px|thumb|开国大典盛况]]
[[File:Ji4, 4-1, Commemoration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0.jpg|thum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上的阅兵式情景。]]
[[File:People's Daily 1949-10-02.jpg|thumb|500px|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开国大典的新闻]]
=== 阅兵 ===
=== 阅兵 ===
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朱德]]任阅兵司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刘仁]]、北京市總工會主席肖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团市委)書記[[肖松]]等为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处理阅兵的各项具体事宜。
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朱德]]任阅兵司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刘仁]]、北京市總工會主席肖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团市委)書記[[肖松]]等为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处理阅兵的各项具体事宜。
第72行: 第107行:
开国典礼仪式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建國後第一次[[阅兵]]。
开国典礼仪式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建國後第一次[[阅兵]]。


开国大典及阅兵的伴奏为华北军区军乐队、军乐团总指挥为[[罗浪]]。五星国旗升起时奏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开国大典及阅兵的伴奏为华北军区军乐队、军乐团总指挥为[[罗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国旗]]升起时奏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开国大典54门礼炮鸣放28响,寓意为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分为54个大单位,从中共建党到建国历时28年。由华北军区特种兵纵队组成一个礼炮团,位置在天安门东南角,特纵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任礼炮队指挥员。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交替工作。卸掉弹头的炮弹的发射药筒口用油纸封堵。当毛泽东主席亲手摁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国旗时,第一声礼炮响,然后大约每隔34秒鸣放一响。
开国大典54门礼炮鸣放28响,寓意为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分为54个大单位,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建党]]到建国历时28年。由华北军区特种兵纵队组成一个礼炮团,位置在天安门东南角,特纵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任礼炮队指挥员。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交替工作。卸掉弹头的炮弹的发射药筒口用油纸封堵。当毛泽东主席亲手摁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国旗时,第一声礼炮响,然后大约每隔34秒鸣放一响。


礼炮鸣放完毕,朱德乘阅兵车在聂荣臻的陪同下去东长安街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天安门上,宣佈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中国人民中央公安纵队第1师第1团(原华北军区独立第207师第619团于1949年9月4日改称)、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全部换上新马掌)<ref>{{Cite book|title=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 1927-1996|last=《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编|first=|publisher=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year=1997.07|isbn=|location=|pages=1479}}</ref>。受阅方阵到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敬礼。方阵成员向主席台转头行进注目礼,同时将枪支上举,行持枪礼;主席台上的军人以军礼回敬,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举手回礼。出场按照海、陆、空顺序历时150分钟。
礼炮鸣放完毕,朱德乘阅兵车在聂荣臻的陪同下去东长安街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天安门上,宣佈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中国人民中央公安纵队第1师第1团(原华北军区独立第207师第619团于1949年9月4日改称)、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全部换上新马掌)<ref>{{Cite book|title=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 1927-1996|last=《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编|first=|publisher=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year=1997.07|isbn=|location=|pages=1479}}</ref>。受阅方阵到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敬礼。方阵成员向主席台转头行进注目礼,同时将枪支上举,行持枪礼;主席台上的军人以军礼回敬,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举手回礼。出场按照海、陆、空顺序历时150分钟。


=== 巡遊 ===
=== 群众游行 ===
仪式之后,在场人员举行了[[巡遊]]。
仪式之后,在场人员举行了[[巡遊|游行]]。


== 各方反应 ==
== 各方反应 ==
*{{ROC}}
*{{ROC}}
**{{KMT}}[[中國國民黨主席|总裁]][[蔣中正]]于1949年10月9日在[[臺北市]]发表《[[s:中三十八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
**{{KMT}}[[中國國民黨主席|总裁]][[蔣中正]]于1949年10月9日在[[臺北市]]发表《[[s:中三十八年国庆告全國軍民同胞|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将中共政府视为[[苏联]]控制的[[傀儡政府]]。


==相关藝作品==
== 化影响 ==
以开国大典为题材的文藝作品有:
以开国大典为题材的文藝作品有: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
第92行: 第127行:
*2019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前夜》
*2019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前夜》


== 参考文献 ==
== 图集 ==
<gallery>
{{Reflist}}
File:China, Mao (2) color.jpg|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File:People's Daily 1949-10-02.jpg|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开国大典的新闻。
== 外部链接 ==
File:开国大典喇叭.jpg|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使用的[[喇叭]],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
{{Commonscat|Founding Ceremon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le:Ji4, 4-1, Commemoration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0.jpg|[[中国人民邮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
* [http://www.1941.cn/Soft/jd/jingdiantv/34.html 毛主席開國大典實況]{{Wayback|url=http://www.1941.cn/Soft/jd/jingdiantv/34.html |date=20060929172704 }}
File: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jpg|[[集美区|集美]]解放紀念碑《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浮雕]]。
* [http://www.guoqingjie.org/National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1949年开国大典及大阅兵视频片段]{{Wayback|url=http://www.guoqingjie.org/National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date=20201202000938 }}
File: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jpg|集美解放紀念碑《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德|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浮雕。
File:Ji6, 5-1, National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0.jpg|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一週年紀念郵票
</gallery>


== 參見 ==
== 參見 ==
{{Portal box|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历史}}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开国盛典]]
** [[开国盛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 参考资料 ==
{{Reflist|colwidth=40em}}

== 外部链接 ==
{{Wikisourceshas|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 {{Commonscat-inline|Founding Ceremon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http://www.1941.cn/Soft/jd/jingdiantv/34.html 毛主席開國大典實況]{{Wayback|url=http://www.1941.cn/Soft/jd/jingdiantv/34.html |date=20060929172704 }}
* [http://www.guoqingjie.org/National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1949年开国大典及大阅兵视频片段]{{Wayback|url=http://www.guoqingjie.org/National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date=20201202000938 }}


{{-}}
{{-}}
第111行: 第158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閱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閱兵}}
{{第二次国共内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
{{Portal bar|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历史}}


{{DEFAULTSORT:Z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DEFAULTSORT:Z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4年7月26日 (五) 13:16的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毛泽西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日期1949年10月1日,​75年前​(1949-10-01
时间北京时间下午3时43分32秒
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天安门广场
坐标39°54′12″N 116°23′30″E / 39.90333°N 116.39167°E / 39.90333; 116.39167
别名开国大典
发起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参与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或稱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前稱北平)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此後定10月1日為国庆节[1]

仪式于当地时间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主持仪式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与中華民國政府維持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并没有派代表出席这次仪式。唯一的外宾观礼团为9月30日刚到的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康斯坦丁·西蒙诺夫为首的43人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2][3]

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等约三十万人。

历史背景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隨着國際形勢變化,特別是冷戰局面開始,國共合作局面也結束。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為發動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與掌握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國民黨爆發內戰,但是後者由於缺少民眾尤其是農民支持而失敗[4]:182。中国的第二次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控制了大部分的中国大陆领土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率部退到台灣島毛澤東領導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4]:182。9月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與社會各界人士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国家名称不同于中華民國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9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5][6]

前期准备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會議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為政府施政方針[7]:9。按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就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就职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恩来就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朱德就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隨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体委员,分別乘車駛向天安门[7]:9。當毛泽东出現在主席台時,天安門廣场上30萬群眾立即歡呼[7]:11。下午2点55分,仪式正式开始[8][9]

仪式过程

毛泽东按下电钮,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背后为长安左门(现已被拆除)。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們為表達對獨立新生國家之喜愛,稱其為「新中國」;首都設在北京,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4]:182

仪式开始

下午3時,开国大典開始,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佈開會[10]

仪式高潮

毛泽东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11

升旗仪式

接著,毛澤東按動電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升起,全場肅立;廣場上54門禮炮齊鸣28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28年奮鬥歷程[7]:11。此前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定为国旗的五星红旗的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升起。广场上响起欢呼声,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升旗結束後,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7]:13,公告全文内容如下[11]

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沬若.张云逸、邓小平、高来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谭平山、张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再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阅兵式与游行

开国大典盛况

阅兵

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朱德任阅兵司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刘仁、北京市總工會主席肖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团市委)書記肖松等为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处理阅兵的各项具体事宜。

开国典礼仪式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建國後第一次阅兵

开国大典及阅兵的伴奏为华北军区军乐队、军乐团总指挥为罗浪五星国旗升起时奏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开国大典54门礼炮鸣放28响,寓意为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分为54个大单位,从中共建党到建国历时28年。由华北军区特种兵纵队组成一个礼炮团,位置在天安门东南角,特纵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任礼炮队指挥员。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交替工作。卸掉弹头的炮弹的发射药筒口用油纸封堵。当毛泽东主席亲手摁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国旗时,第一声礼炮响,然后大约每隔34秒鸣放一响。

礼炮鸣放完毕,朱德乘阅兵车在聂荣臻的陪同下去东长安街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天安门上,宣佈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中国人民中央公安纵队第1师第1团(原华北军区独立第207师第619团于1949年9月4日改称)、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全部换上新马掌)[12]。受阅方阵到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敬礼。方阵成员向主席台转头行进注目礼,同时将枪支上举,行持枪礼;主席台上的军人以军礼回敬,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举手回礼。出场按照海、陆、空顺序历时150分钟。

群众游行

仪式之后,在场人员举行了游行

各方反应

文化影响

以开国大典为题材的文藝作品有:

图集

參見

参考资料

  1. ^ 陈君慧编著. 影响中国的重大事件 第4册 :Impact of major evets in China.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01: 741–744. ISBN 978-7-5534-1277-1. 
  2. ^ 王夫玉编著. 第三党历史 第2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06: 283. ISBN 978-7-5641-6394-5. 
  3. ^ 向继东编选. 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10.01: 167. ISBN 978-7-5360-5885-9. 
  4. ^ 4.0 4.1 4.2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 (编).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2005. ISBN 962-04-2496-4. 
  5. ^ 张挺,王海勇编. 中国红色报刊图史.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1.06: 493. ISBN 978-7-80767-416-0. 
  6.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中国民主党派大事概述.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 217. 
  7. ^ 7.0 7.1 7.2 7.3 7.4 7.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编). 《毛澤東傳(第四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8. ^ 郭德宏主编. 中国共产党图史 中 全3册.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2.04: 2–3. ISBN 7-5440-5382-2. 
  9. ^ 龙眠,文华著. 新中国60年大事本末.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09: 9. ISBN 978-7-220-07946-7. 
  10. ^ 张静如主编. 《从一大到十七大 第3册 图文版》. 沈阳: 万卷出版. 2008: 90. ISBN 978-7-80601-874-3. 
  11. ^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开国公告》有两个版本【2】--党史频道-人民网. dangshi.people.com.cn.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2). 
  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 1927-1996.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07: 147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