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凉爽的筒子 全网首拆详评 飞利浦高速手持风扇3000系列(ACR3242MPF)
缺什么买什么,买什么值什么。这里是“火星上的一棵葱”带来的家居用品深度评测报告,过程极其坦诚,结论相对主观,喜欢节约时间的朋友直接拉到最后看结论。
提示:古人云:多图杀猫。现代人却更喜欢不停地刷视频。然而本篇评测依然维持古早风格,以图片为主。
武汉的大热天里,你最缺的就是旁边能站着一个拿着把大蒲扇对你不停摇啊摇的人,好在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可以用电扇解决持续吹风降温的问题。不过电扇总不能背在身上到处走,迷你电扇就这样应运而生。大概三四年前开始流行满大街的手持风扇,我这两年也没少败家,买了一个又一个,当然主要是屋里人多,自己买的总也轮不到自己。
小家电巨头——飞利浦公司今年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手持风扇产品,今天要评测的一款定位中高端的ACR3242MPF型号,链接在此:
从官网宣传来看,本产品主要卖点是100档暴风和长续航,主打一个高转速、直流变频,这些技术名词太深奥,来看看产品的实际表现如何。
受测产品来自于张大妈的“值得一测”活动,本人自行申请获得,无商业充值。
从公布申请的中选名单到拿到产品,间隔了快十天,直到在快递柜里捡到意外的JD包裹。
虽然没有使用纸箱打包,但是气泡垫袋子中的包装物极其硬挺,八角都无变形,飞利浦这款产品的外包装想必还是为电商的恶劣物流环境做好了准备。
包装盒采用环保回收牛皮瓦楞纸,背面印制了详细的产品参数信息,与三无产品一下子拉开了距离。手拉快捷开盒的设计更是好评,节省了包装物料封箱胶带的使用,也省去了用户收到包裹时四处找刀片的麻烦。
内盒白卡纸彩印并塑封,适合作为礼品送人,背面贴有合格证与出厂序号,2024年批次,还挺新,不用担心锂电池在库房里放久了有衰减,记得之前退货过一个库存充电宝,离制造时间有2年多,到手的时候锂电池就处于没电状态,容量衰减得厉害。
彩盒背面依然印制了详细的信息,包括制造标准、产地、出品公司,这款产品似乎是在电子产品的大本营深圳找工厂代工的,产品提供两年只换不修的免费质保,非常强悍,这也是品牌公司对自家产品质量的一种自信。
撕开塑封,彩盒里是一个抽拉式的飞机盒白色内盒,抽出来就要见到本次评测的主角了。
盒内就是手持风扇主机了,上面覆盖着说明书,手持风扇还单独用一层软糯的塑料袋套着。
说明书还是很重要的,会提供很多广告中没有的信息。这份说明书正面最重要的是装箱清单,可以逐一核对商品是否齐备,这里提到有赠送手绳一根,无充电头,但是有充电线一根。
说明书背面主要是电气原理图,重要提示是充电参数不能超过5V2A,所以只能使用老式的充电头,不能使用高功率的快充,特别是9V和12V的快充头,屋里旧手机有很多5V1A和2A的充电头,所以充电不是问题,实在不行还能用充电宝充电。另外就是必须标注的有害物质名称及含量,可以看到有两个打叉的项需要我们注意,特别是家里有娇嫩的宝宝的。这个手持风扇中,一个是PCB板的焊料导致铅超标,一个是五金件中的六价铬超标,不过这两个都处于机体内部,两个超标的部分无法接触到我们的手,也无法通过空气流动带出来,所以不用担心。
从塑料袋中取出手持风扇,发现整个机头都是抛光的塑料件,难怪要用软糯的塑料袋材质,运输的颠簸没有增加明显的划痕,好评一个。
其实拿到手里,这个真的很像一个吹风机,不知道的人都会以为是个小风筒,特别迷你的那种,而不会以为是个风扇。我拿屋里的旧手持风扇和风筒给大家对比一下。
整机重量据宣传是160g以内,我看了张大妈站内的相关文章,用家用台秤称确实是150g-160g之间,少量的误差可能是电路板焊料、电池热封皮等导致的,反正不算重,长宽尺寸跟手机差不多吧,不过厚度就稍厚,能放下普通手持风扇的拎包和背包,放下它也没问题。
从外观上看,整体有点侘寂风的感觉,配色为黑、米、透明,比较低调,商品链接上还有粉蓝绿选项,同样比较素雅。
飞利浦的商标低调的印制在一个无法磨损的地方,适合品牌剁手党,给信仰充值,这个绝对不是山寨的。
整机装配工艺比较高,塑料模具无明显水口和脱模线,手感圆润,特别是机头外面的那层透明壳,抛光度高,带有高级感。
风扇背面是唯一的充电口和挂手绳的孔。机头上面可以看到超级迷你的扇叶,估计只有一个杨梅大小,比大一点的荔枝还要略小,让人不由得担心它驱使空气的能力,会不会风压风量都不够呢。
机身上再次标注了充电的参数,切记不要用超过5V2A的充电器。
主机下面有个小纸盒,里面装着充电线和手绳各一根,手绳是软胶防滑的材质,手感不错还带个小logo,不知道用久了会不会断开和打油,不过这次评测的主角不是它。
按照说明书的介绍,双击正面唯一的按钮两次,风扇开机了,不过默认是1档风力,我一度以为它没有开。
再次单击按钮,风力依次按照1-25-50-75-100-1档循环。如果持续的按住按钮,风力会持续从当前档位递增到100档位置。如果开机1档后开始按住,随着档位的递增随时松开按钮,就可以得到一个线性的档位调整能力。不过这个能力,似乎没什么实际用途……你需要一个66档吹凉你的黑米粥,需要一个99档吹凉你的牛排,需要一个22档放在枕头旁边吹着午休吗?不过,逼死强迫症,也许,不错……我反正是比较喜欢13档的风……
调整到需要档位后,风力档位和电池电量持续交替在显示屏上闪着。关机后,随时单击按钮也可以看到当前电量。这台风扇出厂默认是充了电的,我到手有74%的电量
图片和视频无法传递我实际感受到的风力,只能通过语言加以表述,希望你懂:
01档,大概等于没开,扇叶转了而已,这个就是官方说的16H续航,这个转速和风力开16个小时,嗯,好吧,冬天可以用来提示自己有个手持风扇。
25档,风力不错,噪音也比较小,风力跟烂大街的普通手持风扇一档差不多,处于能用状态了,买这个东西回家,不用担心被女朋友打、被老婆打……
50档,风力大多了,噪音也倍量增加,风力跟烂大街的普通风扇二档三档之间差不多,不过如果你在图书馆里,最好不要使用,我可是提醒你了。
75档,噪音大概跟我的吹风机弱档声音有得一比,不过风力嘛,已经超越之前我买过的所有小手持风扇了,无敌的存在?哈?……反正在空调房里,我吹得脑门有点疼……
100档,噪音无敌的存在,已经超越我平时中档吹头发时的声音了,不过音量还是要小点,难受的是它散发的高频的魅力,这个时候我无心关注风力。不过,老实说,风力处于无法对人脸直吹太久的状态,不然你会被打,就算是神仙水一万瓶也拯救不了你迅速脱水的脸部细胞。
这么主观的评价,让人感觉这个产品是为男性同胞设计的,毕竟这个风力和大小,适合当个EDC,虽然有些噪音,放在露营的时候用来生个火吹个炭,不要太好。而且,我现在已经每天早晨用它来吹我的热美式了。
不过,总体上,看它的外观设计,是女性审美取向的……有点矛盾……开始硬核的评测部分吧……
我拿来了高碳钢美工刀、128合一螺丝刀、各种尼龙金属撬棒镊子,完成了下图:
机身所有跟手能接触的部分,都是ABS塑料的,透明高级的头壳,是PC塑料的,前面的黑色LED保护罩是PP半透明料的,都是无毒产品,不过这款产品不防水,不要舔它比较好。
ABS塑料被称为塑钢,能以轻薄的注塑和巧妙的结构设计提供足够的强度,涉及到产品内部设计和可能的设计专利,我就不放内侧图了。
PC塑料提供极佳的透明度和抗冲击能力,通常用来制造摩托车头盔面罩,用在这款产品上,可以防止意外跌落损坏核心的电机和扇叶,所以它不只是为了好看。
PP塑料能提供较好的韧性和一定透明度,让内部LED数码管的光显得朦胧感十足,高级感再加分。
—— ——我叫没用的分割线—— ——
五片整体注塑的风叶似乎也是pp料的,不过还有工艺提升的余地,如果处理好上面的毛刺,然后选一个特殊的叶型,风噪可能会有所降低。
这款风扇的电机是直流变频的,风叶内圈自带永磁转子,而定子固定在电机板上方,两者通过两个微型滚珠轴承和主轴连接,主轴尾部的一根小弹簧提供了扇叶的悬浮自校正能力,整体设计还是很精巧的。
在手持风扇这个细分赛道上,双滚珠的配置也能秒杀一众含油轴承了。看电机的绕组,无疑是高转电机,配合合适的MCU和供电模块,起飞应该也没问题,额,好吧,万转以上,成本都花在了看不到的部分。如果这个不好理解,作为对比,市面上普通的手持风扇一般是一千到三千转的。
—— ——我叫没用的分割线—— ——
值得单独写一下的,是它的风道设计,准确来说是涵道设计,空气从风扇背面的格栅入口流入后,通过高速旋转的涡轮扇叶,被导入三百六十度环状的风道,整体截面积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空气动力学的巧思,让空气团被压缩后贴着圆滑的出风口外壁流出,并最终汇聚在显示屏前大概一拳的位置被快速推出去,因此,这个小小的风扇,在万转电机的加持下,风压惊人。整个风机内部的涵道部件由两部分组成,脱模水准很高,变线圆润,几乎没有任何凸起和偏差,组装后一丝缝隙都没有,成本都花在了看不到的部分。
为了精确的测试送风距离,我在深夜2点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地下二层停车场,这里这时基本处于空气流动忽略不计的环境,我使用了屋里两个风力不错的手持风扇作为对比测试。
扇叶平均面积中等,转速3000转的蓝色风扇,价值30元,无刷风机,来自TB平台,三档最高档时送风距离4.17米,三个风扇中距离最近,但硫酸纸条飞起较高,风量不够,风压来凑。说人话,风挺大的,就是吹的面积有点小。
扇叶平均面积最大,转速2000转的白色风扇,价值10元,有刷电机,来自PDD平台,二档最高档时送风距离4.55米,距离比蓝色的略远,但硫酸纸条飞起高度一般,风量够大,但是风压一般。说人话,风吹得舒服,脸和脖子都凉,就是风小了点。
飞利浦高速手持风扇在100档时,噪音惊人,然而实测送风距离达到5.41米,从图上可以看到,比上一名白色风扇,足足远了20%的距离,而且硫酸纸飞起很高。不过测试时发现一个问题,得瞄的很准才行,不然纸条没动静。说人话,风挺大,动静也大,日常吹脸还是不要这样用了。
图中没有录进去的一个补充测试是,飞利浦产品在风力55档位时,能够提供排名第一的蓝色风扇的送风距离,在风力66档时,能提供接近第二名的白色风扇的送风距离,而此时它的工作噪声,略小于两个竞争对手,毕竟此时两个竞争对手都是在全速运行。
—— ——我叫没用的分割线—— ——
有了好的风道和风叶和电机,需要其他电子器件的后台支撑才能火力全开,这款受测产品的电路板分为三个部分,主控板、显示板、电机板(前面电机的图片上有)。
显示板的正面是一块整合的单色反白LED数码管,旁边是一个显示驱动芯片,该小板通过三根电源和信号线与主控板连接,该板很简洁,主要元件单面贴装,背面大面积覆铜。
主控板双层设计,正面为连接件和一些电源管理元件,背面为核心的各种芯片和充电typeC插口,看走线和零件空位,应该有多个版本修订,这块小板非常紧凑,双面贴装,板面比较清洁。
主控板微距图用手机不好拍,只能对付着看一下,右边八脚封装的是一块电源管理芯片,主要负责管理动力源锂电池的充放电,可以理解为汽车的发动机部分,这块芯片根据白皮书查询,自带欠压过压过流过充短路保护,还带有超温自保和电池高温保护。说人话,该有的安全功能都有。
左下角的那个十六腿封装芯片是一个单片机,负责管理直流电机的变频输出和显示板跟按钮的编程管理,可以理解为一台小电脑。没有查到它的详细资料,但是从各种按键控制和100个档位的精确控制来看,它功不可没。
最后看一下它的动力储备,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18650圆柱形电池和方块软包锂聚合物电池,这是一个21700型号的锂电池,比较粗壮,电池标称3000mAh额定容量,3.7V下对应11.1Wh额定能量,简单说,一个顶俩。生产方为深圳华鹏时代,主攻出口蓝牙设备和手持设备的一家组装厂,生产日期为2024年5月份,热缩膜下面套有青稞纸防止短路。说人话,没有采用杂牌电芯或者回收新能源车的报废电芯,还是比较靠谱的。
本次拆解测评到此结束
最后补充一下续航测试,受单体产品的内置锂电池素质和不同的充放电策略差异,该数据仅供参考:
满电开100档时,平均1分10秒掉1%电,掉到96%,实际耗费时间4分35秒。
满电开75档时,平均1分14秒掉1%电,掉到96%,实际耗费时间4分49秒。
满电开50档,续航按我的使用频率,平均一天一充。
满电开25档,续航按我的使用频率,基本上两到三天一充。
如果有人开1档,有兴趣的可以测试一下能否突破16小时的官方宣传,我是没试过的。
全文总结如下:
飞利浦自编型号为ACR3252MPF的这款手持风扇产品,在传统手持风扇中细分了一个便携性更突出,具有一定暴力风力储备的产品,同时还提供了不错的产品外形设计,在品牌的品质加持下,具有美观、安全、稳定、功能强大的特点,同时还有品牌背书下不错的售后服务,目前新品上市,引爆了手持风扇市场的高转速概念。
产品的建议零售价为179元,活动价格在140元左右,就我个人而言,结合它的综合性能表现,值得尝鲜,如果价格能下探到百元,就更值得推荐。
不过产品有一些定位上的小问题。
首先外在来看是噪音和风力的平衡问题,本质是面对顾客群体的模糊问题,究竟是想讨好美学取向、消费主义的顾客,还是实用主义、参数党的顾客,两者不可兼得。这也对应了不同的投流方向,是投小地瓜还是投某站,是投抖音PDD还是投京东淘宝。当然,对国际品牌而言,这么一个小单品,也许市场胜负无足挂齿。
产品也有一些方向可以进一步改进:
1.增加电池过热探头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2.调整风机转速和风叶的组合形式,采用角度更平滑、叶数更多的静音风叶组合,
3.按照实际人类的纳凉需要,设置10档、25档、50档、65档、100档的快捷设置,适当降低极速,会更加人性化一些。
更多生活好物,更多理性购物,欢迎投喂测试品,必将尽我所能,言我所知所感
值友687709690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29921516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87709690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299215161
校验提示文案